海洋科学研究

  • 四指马鲅热休克蛋白70基因(HSP70)表达分析

    吴子宜;赖文杰;邹振江;宋亚康;黄舜梅;汤胜亮;卢丹琪;张勇;

    四指马鲅(Eleutheronema tetradactylum)为名贵海产鱼类,因其对应激反应强烈,易在运输过程中受损。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作为一种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是HSP家族中最重要的一员,对细胞蛋白质折叠过程及细胞对压力的适应起着重要作用。比较四指马鲅仔鱼和幼鱼在运输胁迫下的抗氧化能力和应激反应,进行幼鱼鳃组织学观察,探究热休克蛋白HSP70基因的组织表达模式以及在仔鱼和幼鱼中的表达差异,研究验证了运输胁迫下仔鱼和幼鱼阶段四指马鲅的抗氧化能力和HSP70表达呈现显著差异,并探讨了其作为评估抗应激反应及养殖管理效果的生物指标的潜力。

    2024年02期 v.31;No.155 1-10+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2K]
    [下载次数:2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4 ]
  • 杉虎杂交斑5S rRNA基因甲基化分析

    曹柳;黄潇庆;陈菁苗;卢艳;黄海;

    核糖体RNA是构成核糖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利用雌性棕点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与雄性清水石斑鱼(Epinephelus polyphekadion)杂交,获得在生长、肉质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的子代——杉虎杂交斑。对杉虎杂交斑及其亲本5S rRNA基因编码区前1 000 bp、编码区以及非转录区的DNA甲基化水平进行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杉虎杂交斑5S rRNA基因整体甲基化水平(0.418)高于棕点石斑鱼(0.379)和清水石斑鱼(0.037),但与母本棕点石斑鱼不具有显著性差异,与父本清水石斑鱼存在显著性差异。对5S rRNA基因编码区和非转录区的甲基化位点进行分析发现,在棕点石斑鱼与杉虎杂交斑中所有甲基化位点是一致的,但在清水石斑鱼中均未发现这些位点,表明杉虎杂交斑的5S rRNA基因甲基化模式与母本棕点石斑鱼一致。结果阐明了杉虎杂交斑5S rRNA基因的DNA甲基化水平和模式,为石斑鱼杂交育种提供理论基础。

    2024年02期 v.31;No.155 1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6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6 ]
  • 台湾泥鳅腐皮病霍乱弧菌的分离与鉴定

    杨宁;姜芳燕;陈攀;马军;陈燕;曹柳;侯兴蓉;

    为研究台湾泥鳅(Paramisgumus dabryanus ssp.)腐皮病的病原,对其腐皮等病变部位进行细菌分离纯化,获得1株优势菌株,命名为P1,利用革兰氏染色观察其形态特征,利用PCR扩增技术、16S rRNA基因测序,得到病原菌的序列,用MEGA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再结合生理生化分析结果鉴定菌种名称。结果发现:革兰氏染色阴性,弧形,两端钝圆;菌体长1~1.5μm,宽度1~1.2μm,有菌丝和鞭毛,16S rRNA基因1 395 bp。建立系统进化树后发现,P1与霍乱弧菌处于同一分支;生理生化实验结果与霍乱弧菌一致,从而鉴定该菌株为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药敏实验结果表明,该分离菌株对头孢哌酮、卡那霉菌、万古霉素等10种抗生素高度敏感;对四环素中度敏感;对呋喃唑酮、复方新诺明、克林霉素等17种抗生素耐药。实验结果为台湾泥鳅腐皮病的病原鉴定与药物防治提供参考。

    2024年02期 v.31;No.155 18-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6K]
    [下载次数:4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9 ]

生态与环境资源保护研究

  • 石碌铁矿尾矿渣石固废回收利用

    曾宏;刘世豪;

    针对海南矿山环境修复治理的生态问题,选取昌江黎族自治县石碌铁矿172 m排土场作为研究对象,在系统分析该矿山固废现状与尾矿渣石特性的基础上,阐明了尾矿渣石资源化利用的可行性。提出了基于破碎筛分、跳汰除铁、含铁粉料及泥粉脱水的技术方案,并实际应用于石碌铁矿172 m排土场的固废回收。实施过程中与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同步推进,达到年产出143.93万t产量为5~30 mm石子、94.62万t产量为0~5 mm机制砂等产品的生产目标,同时矿区水土流失强度得以有效保持。该研究有助于协同推动生态修复、废弃资源利用和产业融合的共同实现,为生态修复工程提供了宝贵经验。

    2024年02期 v.31;No.155 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3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共生环境对泰来草、圆叶丝粉草生理与生长特性的影响

    刘明中;马荻;吴佳欣;康银吉;董诗琪;

    共生是重要的生态学现象,在植物界普遍存在,但在以海草为代表的海洋植物中相关研究较少。在观察到海南岛海草床中泰来草(Thalassia hemprichii)与圆叶丝粉草(Cymodocea rotundata)高度重叠分布的现象后,本研究通过设计模拟实验,将2种海草进行单独种植与混合种植,从而评价共同生长对泰来草和圆叶丝粉草生理与生长状况的影响规律,探究2种海草的共生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地上部分,泰来草与圆叶丝粉草共同生长的环境能提高圆叶丝粉草的初级生产力,表现为提高圆叶丝粉草的叶片生长速率与平均叶面积;能有效促进圆叶丝粉草叶片的氮、磷元素积累;与泰来草共生能增强圆叶丝粉草的光合作用与抗逆性,表现为叶绿素a、叶绿素b与类胡萝卜素3类光合色素含量与淀粉、可溶性糖以及可溶性蛋白3类对细胞渗透有重要作用的光合产物含量均显著(P<0.05)或极显著增加(P<0.01)。而在地下部分,圆叶丝粉草的根系活力也在共生环境中有显著提高。但共生环境对泰来草的生理与生长特性的影响不显著。因此,与泰来草共同生长能增强圆叶丝粉草的生理与生长活性,属于对圆叶丝粉草有利的偏利共生。

    2024年02期 v.31;No.155 30-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1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海绵动物防污活性天然产物研究进展

    张田田;孙圣淇;王燕;刘书伟;

    海洋生物污损对海洋生态环境和人类开展海洋活动带来诸多不良影响。在海洋设施表面喷涂防污涂料是常采用的防污手段之一,然而防污涂料中的传统防污剂对海洋生态有一定的危害,亟需开发环境友好型防污涂料。海绵动物是海洋天然产物的重要来源,具有丰富的生物活性。本文综述了来自海绵动物具防污活性的天然产物的研究进展,根据化学结构总结为萜类、生物碱、甾醇类和肽类。另外,总结了防污活性研究较多的海绵动物的种属,分析了现阶段所遇到的问题和未来防污活性天然产物的发展前景。

    2024年02期 v.31;No.155 38-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3K]
    [下载次数:2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2 ]

人工智能理论与计算技术应用研究

  • 基于改进ORB特征的图像处理方法

    郭俊阳;胡德勇;潘祥;田德红;王伟;

    针对传统的ORB(Oriented fast and rotated brief)算法在运算速度以及精度方面有时难以满足某些应用场合实际要求,在特征点提取阶段,利用金字塔光流法提取特征点并划分有效及无效区域特征点,从而降低特征点匹配个数和提高后续运算特征点匹配速度;在特征点匹配阶段,将传统算法中的欧氏距离改为曼哈顿距离,再用MLESAC算法来剔除误匹配点。将SURF(Speeded up robust features)算法、SIFT(Scale-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算法、ORB算法和改进后的ORB算法对光照条件不同、模糊度不同以及尺度大小不同的两张图像进行处理,改进后的ORB算法无论是在匹配速度还是匹配精度方面相比于传统ORB算法都有了明显改善。

    2024年02期 v.31;No.155 47-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8K]
    [下载次数:4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1 ]
  • 基于GIS技术的区域多尺度空间数据集成方法

    赵美利;

    区域多尺度空间数据,其量较大,其来源、格式、特点、性质不同,数据在逻辑上或物理上的有机集中比较困难,容易导致集成路径拥塞,集成效率下降。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GIS技术的区域多尺度空间数据集成方法。利用GIS技术搭建区域多尺度空间数据挖掘架构,结合数据转换矩阵构建多尺度空间数据库。根据多尺度空间数据库中拥塞窗口状态集合,采用不同策略对数据集成路径进行拥塞控制,通过确定理想集成效率而选择多尺度空间数据集成路径。计算不同集成路径上空间数据特征向量之间的紧密度,结合相异度阈值和空间数据权重构建数据集成函数,实现区域多尺度空间数据集成。实验结果表明:所给方法在有、无人工干预的情况下,集成延时分别控制在7 min以内和5 min以内,数据集成效率较高。

    2024年02期 v.31;No.155 53-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7K]
    [下载次数:3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 ]
  • 基于多尺度分解的LSTM-ARIMA锂电池寿命预测

    张意;汤文兵;张斌;

    锂电池剩余使用寿命(Remaining useful life,RUL)预测是锂电池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通过对RUL的准确预测,可以更好地管理和维护电池,延长电池使用寿命。为了能够准确预测锂电池的RUL,提出了一种集合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长短时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和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ARIMA)相结合的锂电池RUL预测模型。该模型首先采用VMD算法将NASA锂电池数据集中的容量数据分解为多个高频分量和低频分量,以此减少容量数据中的噪声干扰,然后针对各个分量的特点,分别利用LSTM和ARIMA对分解所得的高频分量和低频分量建立预测子模型,最后将各个子模型的预测值进行叠加重构得到锂电池的RUL结果。实验结果表明VMD-LSTM-ARIMA预测模型相比于其他预测模型,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锂电池RUL预测能力。并在CALCE锂电池数据集上进行了泛化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适用于不同电池RUL预测任务。

    2024年02期 v.31;No.155 59-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6K]
    [下载次数:5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 ]
  • 无人驾驶牵引车自主巡航路径规划方法

    李子奇;吴迪;

    局部定位节点信息与锚节点信息存在时间上的误差,导致相同节点坐标位置上的信息无法统一,进而对车辆路径规划轨迹造成严重偏差,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了一种无人驾驶牵引车自主巡航路径规划方法。通过蒙特卡罗节点定位和多区域分布传感器采集的定位信息,量化坐标参量;然后将蒙特卡罗定位算法引入参量优化过程中,通过路径规划定位点距离测算,计算有效定位区域内节点与目标锚节点之间的位置距离;构建路径巡航规划参量优化模型,求解节点位置数据,输出最优的无人驾驶牵引车自主巡航路径。仿真结果表明,路径规划精准,指标值符合测试标准,路径规划节点覆盖率较高。

    2024年02期 v.31;No.155 69-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4K]
    [下载次数:3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基于数据敏感性的物联网异构数据分层访问方法

    王国隽;

    物联网中不同来源、不同类型的数据组成了异构数据,这些数据的格式、协议、标准均有所不同,这种异构性为数据的安全访问和管理带来了困难。为此,基于数据敏感性对物联网异构数据的分层访问进行研究。根据参量变化获取数据低秩性系数,构建物联网异构数据矩阵,通过评估该矩阵内异构数据的信息敏感性,建立数据分层访问模型;根据信息敏感性和历史访问记录判断用户访问权限,摆脱安全阈值思路,结合用户访问权限判断是拒绝访问还是允许访问,实现物联网异构数据分层访问。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分层访问的平均响应时延均不超过2 000 ms,数据分层成功概率最高时达到98%,数据分层访问命中率平均值为98.1%,且分层访问的安全性高,具有实用性。

    2024年02期 v.31;No.155 77-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8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数学应用研究

  • 小阶群中NS-可补充子群

    赵佳;吴金莲;张佳;

    在有限群中,子群的可补充性质对刻画群结构有重要影响。基于Monakhov等提出的NS-可补充子群的概念,从具体的群出发,研究了在3次对称群和4次对称群中的NS-可补充子群,并完全确定了其所有的NS-可补充子群。这也对NS-可补充子群的后续相关课题的研究起到积极的作用。

    2024年02期 v.31;No.155 84-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6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8 ]
  • 一类具有密度依赖运动的病毒感染趋化模型的有界性

    黄磊;王冬秀;曾福庚;

    针对一类具有密度依赖运动趋化效应的病毒迁移时空动力学模型,在初始条件、密度依赖运动函数以及各参数满足相关条件下,利用比较原理、Young不等式和Alikakos-Moser迭代等方法,证明了该模型的解具有全局有界性。

    2024年02期 v.31;No.155 90-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2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向量值多线性奇异积分算子的加权Sharp不等式

    赵巧珍;黄得建;

    利用不等式、原子分解性质研究了向量值多线性算子,证明了某些向量值多线性奇异积分算子的一个加权Sharp不等式,并利用此不等式得到了该向量值多线性算子的加权L~p型不等式和L log L型不等式。

    2024年02期 v.31;No.155 96-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0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化学与生物技术应用研究

  • 卷柏总黄酮的纯化工艺与细胞保护作用

    吕雪峰;王莲萍;张明天;张莲珠;SONG Yu;

    卷柏(Selaginella tamariscina)含有丰富的黄酮类成分,以双黄酮为主。利用AB-8大孔树脂对脂溶性成分的吸附作用和聚酰胺树脂对黄酮类成分吸附和解吸的特点,将二者串联对卷柏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建立垫状卷柏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of selaginella pulvinata,TFSP)提取纯化工艺。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TFSP含量,并通过MTT法,检测TFSP对神经细胞过氧化氢损伤的保护与修复作用。结果表明,垫状卷柏提取物先通过AB-8大孔树脂吸附脂溶性成分,再经聚酰胺吸附和解吸卷柏总黄酮,在聚酰胺树脂上样量1∶2(卷柏与树脂的体积比)、80%乙醇洗脱5∶1(洗脱液与聚酰胺柱的体积比)等最佳纯化工艺条件下,TFSP的平均含量达81.4%,工艺过程科学合理、简便易行。将TFSP与SH-SY5Y细胞共孵育,可显著减轻神经细胞被过氧化氢损伤的程度,并对已经受损的细胞具有明显的修复作用。TFSP具有为神经退行性疾病开发治疗药物的潜力。

    2024年02期 v.31;No.155 104-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8K]
    [下载次数:4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 ]
  • 密斑刺鲀鱼皮胶原蛋白对UVB诱导小鼠皮肤急性光损伤的保护作用

    潘梦;崔俊宇;罗娜;李卓男;周佳锘;钟小刚;温志腾;陈浩;王珂珂;彭竞一;宋宇;

    初步探究密斑刺鲀鱼皮胶原蛋白(Diodon hystrix skin collagen,DHSC)对紫外线B(ultraviolet B,UVB)诱导的小鼠皮肤急性光损伤的保护作用。将Balb/c小鼠分为正常组(CTL)、模型组(MOD)、DHSC低剂量组(L)、DHSC中剂量组(M)、DHSC高剂量组(H)、基质对照组(B)、阳性对照组(Y),以UVB诱导法建立小鼠皮肤急性光损伤模型。实验结束后观察DHSC对小鼠背部皮肤的作用情况并进行双盲法红斑评分,HE染色后观察DHSC对皮肤组织病理的影响,Masson染色后观察组织中胶原蛋白的结构,并通过比色法检测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活力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结果表明,密斑刺鲀鱼皮胶原蛋白可以有效减轻UVB辐射引起的小鼠皮肤外观形态、组织结构及胶原蛋白组织的改变,通过抑制抗氧化酶活性降低和减少脂质过氧化物堆积,表现出对小鼠皮肤急性光损伤的保护作用。

    2024年02期 v.31;No.155 113-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1K]
    [下载次数:4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 ]
  • 共轭炔酮合成七元环产物的串联环合反应

    陈致州;

    串联环合反应能快速、高效构建复杂结构化合物,从而大幅提高原子经济性,减少多化学过程产生的副产物。七元环结构多存在于药物分子或天然产物中,在合成上仍具有挑战性。共轭炔酮因其特殊的结构而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和多样的反应方式。综述了2019—2023年以来,在多种碱、膦试剂、氯化金催化剂、氧化剂的催化作用下,共轭炔酮经串联环合反应高效率构建苯并氧杂七元环、苯并氮杂七元环、七元环醇和环庚酮骨架的方法,为探索炔酮的反应性和构筑七元环结构提供重要参考。

    2024年02期 v.31;No.155 120-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6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教育问题研究

  • 海洋院校生物化学课程思政库的探索与实践

    徐小雄;冯慧敏;姜芳燕;

    生物化学是海洋院校生命科学、生物技术、生态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等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干或专业基础课,在海洋类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四新”建设背景下,以学生知识、能力、素养协同发展为目标,在海洋类院校开展生物化学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高校全员、全程、全方位培养青年海洋人才的重要途径。以生物化学课程为例,充分挖掘、提炼其蕴含的思政元素,构建具有海洋特色的生物化学课程思政元素案例库,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和实践,旨在将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有机融合,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的“同频共振”。

    2024年02期 v.31;No.155 128-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6K]
    [下载次数: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2 ]
  • 开放性问题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以《海洋气象学》课程为例

    刘书伟;王燕;张田田;

    为探索开放性问题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通过设定铸信仰之魂、夯自信之基、育工匠之才、树生态之美和担使命之责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从条件开放、解决策略开放、结果开放和综合开放四种形式设计开放性问题,将思政元素深度融入课程教学中,达到“知识教育“”能力教育”和“价值教育”有效融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海洋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2024年02期 v.31;No.155 137-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4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新时代大学美育的创新策略

    余杰;陈磊;

    普通本科高校的大学美育在教学与实践方面还存在观念偏差、课程体系不完善、教学形式相对单一等问题。大学美育教学不仅需要走出常见的认知误区,遵循美育规律,建构合理的“通识教育+学科美育”课程体系,也要顺应时代趋势,创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元化教学形式,并与现代社区美育打通,从而深化学科“四新”建设教育改革,推动大学美育的实施向纵深发展,切实落实党和国家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精神。

    2024年02期 v.31;No.155 142-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4K]
    [下载次数:5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5 ]

  • 投稿须知

    <正>1.《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先后被评为中国高校民族类特色科技期刊、RCCSE中国核心期刊,获高校文科学报“质量进步期刊”奖和“特色栏目”奖,全年6期,逢双月出版,其中第1、3、4、6期刊登人文社科领域论文,第2、5期刊登自然科学领域论文。2.人文社科刊期的栏目有“南海研究”“苏学研究”“黎族研究”“中华诗教研究”“城乡问题研究”“当代海南论坛”“海南历史文化研究”“工商管理研究”等;自然科学刊期中主要栏目有“海洋科学研究”“生态与环境资源保护研究”“人工智能理论及计算技术应用研究”“水产养殖研究”等。同时择优刊发各基础学科的论文。

    2024年02期 v.31;No.155 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1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