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俊阳;胡德勇;潘祥;田德红;王伟;
针对传统的ORB(Oriented fast and rotated brief)算法在运算速度以及精度方面有时难以满足某些应用场合实际要求,在特征点提取阶段,利用金字塔光流法提取特征点并划分有效及无效区域特征点,从而降低特征点匹配个数和提高后续运算特征点匹配速度;在特征点匹配阶段,将传统算法中的欧氏距离改为曼哈顿距离,再用MLESAC算法来剔除误匹配点。将SURF(Speeded up robust features)算法、SIFT(Scale-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算法、ORB算法和改进后的ORB算法对光照条件不同、模糊度不同以及尺度大小不同的两张图像进行处理,改进后的ORB算法无论是在匹配速度还是匹配精度方面相比于传统ORB算法都有了明显改善。
2024年02期 v.31;No.155 47-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8K] [下载次数:4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1 ] - 赵美利;
区域多尺度空间数据,其量较大,其来源、格式、特点、性质不同,数据在逻辑上或物理上的有机集中比较困难,容易导致集成路径拥塞,集成效率下降。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GIS技术的区域多尺度空间数据集成方法。利用GIS技术搭建区域多尺度空间数据挖掘架构,结合数据转换矩阵构建多尺度空间数据库。根据多尺度空间数据库中拥塞窗口状态集合,采用不同策略对数据集成路径进行拥塞控制,通过确定理想集成效率而选择多尺度空间数据集成路径。计算不同集成路径上空间数据特征向量之间的紧密度,结合相异度阈值和空间数据权重构建数据集成函数,实现区域多尺度空间数据集成。实验结果表明:所给方法在有、无人工干预的情况下,集成延时分别控制在7 min以内和5 min以内,数据集成效率较高。
2024年02期 v.31;No.155 53-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7K] [下载次数:3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 ] - 张意;汤文兵;张斌;
锂电池剩余使用寿命(Remaining useful life,RUL)预测是锂电池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通过对RUL的准确预测,可以更好地管理和维护电池,延长电池使用寿命。为了能够准确预测锂电池的RUL,提出了一种集合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长短时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和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ARIMA)相结合的锂电池RUL预测模型。该模型首先采用VMD算法将NASA锂电池数据集中的容量数据分解为多个高频分量和低频分量,以此减少容量数据中的噪声干扰,然后针对各个分量的特点,分别利用LSTM和ARIMA对分解所得的高频分量和低频分量建立预测子模型,最后将各个子模型的预测值进行叠加重构得到锂电池的RUL结果。实验结果表明VMD-LSTM-ARIMA预测模型相比于其他预测模型,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锂电池RUL预测能力。并在CALCE锂电池数据集上进行了泛化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适用于不同电池RUL预测任务。
2024年02期 v.31;No.155 59-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6K] [下载次数:5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7 ] - 李子奇;吴迪;
局部定位节点信息与锚节点信息存在时间上的误差,导致相同节点坐标位置上的信息无法统一,进而对车辆路径规划轨迹造成严重偏差,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了一种无人驾驶牵引车自主巡航路径规划方法。通过蒙特卡罗节点定位和多区域分布传感器采集的定位信息,量化坐标参量;然后将蒙特卡罗定位算法引入参量优化过程中,通过路径规划定位点距离测算,计算有效定位区域内节点与目标锚节点之间的位置距离;构建路径巡航规划参量优化模型,求解节点位置数据,输出最优的无人驾驶牵引车自主巡航路径。仿真结果表明,路径规划精准,指标值符合测试标准,路径规划节点覆盖率较高。
2024年02期 v.31;No.155 69-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4K] [下载次数:3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王国隽;
物联网中不同来源、不同类型的数据组成了异构数据,这些数据的格式、协议、标准均有所不同,这种异构性为数据的安全访问和管理带来了困难。为此,基于数据敏感性对物联网异构数据的分层访问进行研究。根据参量变化获取数据低秩性系数,构建物联网异构数据矩阵,通过评估该矩阵内异构数据的信息敏感性,建立数据分层访问模型;根据信息敏感性和历史访问记录判断用户访问权限,摆脱安全阈值思路,结合用户访问权限判断是拒绝访问还是允许访问,实现物联网异构数据分层访问。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分层访问的平均响应时延均不超过2 000 ms,数据分层成功概率最高时达到98%,数据分层访问命中率平均值为98.1%,且分层访问的安全性高,具有实用性。
2024年02期 v.31;No.155 77-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8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